深圳“秘境之眼”:万物悠然林海间

金台资讯   2023-08-31 11:00:02

位于深圳罗湖大梧桐生态区的正坑水碧道是罗湖区第一条生态郊野型碧道,贯通深圳水库及正坑水库,全长3.6公里。从空中俯瞰,正坑水碧道伴着小溪瀑布蜿蜒于林间,宛如一幅风景画。据悉,正坑水碧道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将于近期面向市民开放。 深圳特区报记者 刘羽洁 摄

夜幕中,穿山甲在林间或慢悠悠觅食,或飞快打出新鲜洞穴。排牙山-七娘山生态廊道,野猪大摇大摆地往来……

这是布控在深圳自然保护地和生态廊道的红外相机,所捕捉到的野生动物活动的珍贵影像。山水林田湖草海之间,一个个鲜活悠然的生命,展现了深圳繁华又野性的一面,也构成了现代都市生态文明画卷中的丰富元素。


(资料图)

大鹏新区南澳坪西公路,车水马龙。一座廊桥横跨公路之上,连接起排牙山与七娘山。“动物出没,减速慢行”等字样,提醒着往来车辆人员:这是一座专为野生动物保护而设的生态廊道。

桥不但要好看,更要让动物爱走。大鹏新区邀请动植物专家指导,优先选植乡土树种,如仁面子树、秋枫、芒果、杨梅、铁冬青等,同时营造沼泽、水塘等多类型湿地,调整模仿地势起伏,为野生动物提供可迁徙、觅食的自然生境。

生态廊道建成后,高清红外相机的全天候监测,记录了野猪、豹猫等哺乳动物以及昆虫、鸟类、两栖类、爬行类等40余种野生动物穿行桥上。

这,是深圳坚定不移走生态文明建设之路的一个缩影。

建市40多年来,尤其是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深圳努力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画卷。高山、密林、湿地、海洋的秘境之中,深圳人的“大自然邻居”向镜头走来——

深圳湾公园滩涂上,一只豹猫大白天从候鸟群中涉水而过。福田红树林生态公园,一只欧亚水獭趁黑跳上护栏,在石墩上蹭头挠痒痒。福田红树林湿地,一树白色的黑脸琵鹭在呼呼大睡。梧桐山间,白鹇、黄胸鹀等首次现身。今年,大鹏半岛的红外相机也拍下约70段中华穿山甲活动的视频……

深圳的生物多样性不断丰富,生态文明建设成果殷实,“全球生物多样性魅力城市”“国家森林城市”等名片熠熠生辉。

截至2023年5月,深圳记录野生维管植物2173种,本土陆域野生脊椎动物651种;每年约有10万只候鸟在此越冬,鸟类种数约占全国的1/4。

从排牙山-七娘山生态廊道的探索、优化、完善,到梅林山-银湖山生态游憩廊桥全球汇智征集优秀设计方案……至2035年,深圳将构建起“一脊一带二十廊”魅力生态骨架,用更多合理、有效、经济的野生动物廊道,串联起曾被高密度城市发展割裂的迁徙通道,恢复重要生态板块间破碎生境的联系,筑牢城市生态安全屏障。

届时,也将有更多野生动物跳入红外相机“眼帘”,带来惊喜。(首席记者 秦绮蔚)